社会治理抓到位 公共服务送到家
- 发布日期:2016-08-24
- 浏览次数:528
今年2月下旬以来,兴隆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8”文件精神,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强力启动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双引擎”,以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思路,实现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改革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高效能运作、科学化评估,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7月5日8时20分,创新街道科技社区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记者:“您的独生子女证已经办完,可以随时来领取。如果不方便,我们可以安排网格员给您送到家里。”
“滴水见太阳”。居民办事,社区从不通知到通知,到及时通知,到提供服务,让居民看到了社会治理带来的实际好处。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标志着由传统的社会体制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社会体制转变。
兴隆台区以“项目化”方式,明确了35项具体工作任务,确定了主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权力和责任,是治理的核心。权力责任明确,治理才能到位,效能才能提升。兴隆台区首先围绕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着眼于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优化服务,推进各中心城区街道党政机构职能的整合。
这次整合,按照“5+2+1”模式,即设置5个内设机构、2个事业中心、涉农街道增设1个农业办,将各中心街道原有的党政机构打散重组,重新设定岗位职责,整合业务。街道党工委设置了党群办、综治办和党建中心“2+1”工作机构,新组建了街区党委。街道办事处设置了综合办、社会服务办、城市管理办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3+1”工作机构。兴海、兴盛两个涉农街道成立了农业办。
这种结构,使工作职能由原来的“一人对一局、一人办一事”,变成“一人对多局、一人办多事、多人共承担”的新模式。街道工作人员采取竞聘上岗、一岗多责、绩效奖励、竞争淘汰,打破了“平均主义”,打碎了“铁饭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由“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转变,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基础平台。兴隆台区把工作重心“下移”和“前置”,实现公共资源向社区聚集,公共财政向社区倾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社区建立了“两委两中心”,即党总支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党建中心,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以网格管理服务和党建中心为依托,业委会、物业公司、驻社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结构。
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窗口实行“一口受理、协同办理、一次办结”。窗口人员设AB岗,专门负责便民服务事项的综合办理工作。其它人员下沉到网格,直接为居民服务。
这种模式,构建了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社会治理各方管理框架的标准化、执行的细节化、服务的人性化,社会治理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全区中心街道和社区(村)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已全部到位。
做好“加减法”——构建权力新体系
“7月份开始,您就享受低保待遇了。”锦祥社区党总支书记赵立冬走进一位患病的居民家里,说,“您每月都能领到低保金。您的医疗费可以二次报销。”
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审批事项,过去要经过社区、街道、区有关部门层层调查审批,最快也得1个半月时间办完,现在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综合窗口,19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结。
治理到位,首先是权力下放到位。权力的转移,成为治理创新的新“标的”。
区委、区政府在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强化街道、实化社区”,采取“加减”结合的方法,向街道社区下放权限。
做好“加法”。区政府赋予了街道5项职能权力,增加社区22项服务群众职能,社区办理服务群众事项达到59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采取派驻方式,加大基层治理力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规划了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全部派驻到位。区综合执法局派驻到各中心街道的执法力量由5人变为不少于15人。目前,人员派驻已全部到位。建立了区直部门和街道的双重管理机制,赋予了街道对驻街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人事考核参与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
运用“减法”。清理社区不应承担的行政服务事项近100项,取消证明类事项42项。精简管理流程,削减管理层次,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在社区便民服务窗口,社保、医保、低保、求职、招工等直接关系民生的事项,可以一站式办理,办老年证等证件立等可取。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锦祥等社区组织志愿者采取“志愿配送”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家政服务、环保服务、贫困救助、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医疗保健等10大项80余小项的服务,拓展了社区服务功能,实现了“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无缝隙、为民服务常态化”。使社区服务变“无形”为“有形”、变“一时”为“随时”,把服务送到了家。
实施“智能化”——建立管理新平台
7月4日,区城管大联动平台收到时兴隆街道锦祥社区网格员发来的照片,一个门点没办理手续私自装修。指挥员随即发出一道指令。十分钟后,驻街城管大队传回信息,装修门点已停工,接受执法人员的处理。
今年5月10日,区城市管理大联动平台的正式运行,标志着兴隆台区城市管理开启了智能化新进程。
“智能化”,是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
兴隆台区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中,引进”网格化“、“智能化”手段,不断加大网格管理服务力度,实现了社会治理方式由粗放化向精细化的转变,保证了创新社会治理、搞好公共服务的到位到家。
全区的大网格中,8个中心街道的78个社区、14个行政村,建立了1035个基本单元格,组建了586个责任单元格,配备了599名社区网格员。
社区网格员承担网格区域内所有问题事项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并对网格员定人定点、明确到位,形成了规范统一的网格管理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极大地提升了网格管理工作效率。
区政府投入资金、引进技术,在市民中心搭建了网格管理信息化大联动平台,建立和完善了网格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化联动网络。社区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问题,直接用手机将现场发送到平台,社区、街道、区根据职责分层进行分拣,直接向相关部门派单,限时处理和反馈。这个联动系统实现了“小问题不出网格,一般问题不出社区,突出问题不出街道,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今年5月,创新、兴隆两个街道联动网格管理服务实现了问题的发现、分拣、派单、处置、联动、反馈、考核“闭环”试运行,累计受理案件4011件,街道、社区自行处理2904件,占72.4%,上报处理986件,占24.6%。
区、中心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系统即将全面铺开,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网站面向公众开放。
全区社会治理走进“智能化”新阶段,公共服务进入“家时代”。(转自盘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