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头条

总有一种精神,催动我们前进的步伐——兴隆台区干部职工“奋进新时代”工作纪实

  这么多天以来,我总是在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它是黑夜中大坝上巡防队员的脚步,它是清理脏乱死角“志愿红”的汗水,它还是疫情防控值守人员寒风中冻僵的双手。我想,这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不达成功决不罢休的奋斗精神,我们应该叫它“兴隆精神。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在这种精神引领下,兴隆台区干部职工“奋进新时代”的感人故事。


铸就了“钢铁之堤”的巡护队员

  7、8月份,受强降雨影响,兴隆台区域内的辽河、绕阳河发生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
  面对洪水,兴隆台区的干部职工表现出极大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7月31日凌晨5点,区政府门前聚齐了300名党员干部,整装待发。他们凌晨2、3点接到电话任务后,没有迟到的,也没有临阵开小差的。在大坝上,中午气温升到30多度,烈日炙烤之下,他们依然人人争先、精神抖擞,上衣、裤子不一会就被汗水浸透,脱下来能拧出水;为防止发生中暑,大家分成几个小组,交替休息,轮流上阵;中午时分午餐送到,脚上都是泥、衣上都是土、身上全是汗的党员干部,在树荫底下席地而坐,“战地盒饭”分外香。当天18时,他们完成了长达5公里的防汛堤修筑任务,而此时洪水水线已悄然涨至堤坝底边。
  8月4日下午4点左右,兴隆农场巡堤人员在辽河背水坡防堤3号桩西约30米底角路面低洼处,发现一处不显眼的漏点。为争分夺秒,兴隆农场负责人现场与水利专家经过短暂会商,分析渗水原因,按照防汛专家给出的处理意见,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志愿者参加装袋、清道、运输等抢修工作,并调配物资,对渗水点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兴隆农场的志愿者们连续奋战了100个小时,其间共出动100余人、挖掘机5台,动用土方 7000多立方米、编织袋 4万余条,压渗2000余平,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兴隆台区的干部职工大都是连续奋战,他们顾不得满身的疲惫和蚊虫的叮咬,凭着坚强的决心和意志,始终坚守在大坝上。创新街道副主任李海俊回忆,他带队上坝后,连夜奋战,饿了吃块面包,渴了喝一口瓶装水,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勉强“眯一会儿”。他说:“我们扛袋子,500米远,一人3袋,轮换着扛,两宿我就睡了3个小时,一上午喝了11瓶水。”
  兴海街道旺学府社区书记刘娜娜,被同事们称为防汛抗洪“铁娘子”。7月30日晚,刘娜娜接到街道电话通知后,将20个月大的孩子交到年迈的母亲手中,毅然奔赴抗洪一线。在大堤上,她装沙袋、运沙袋、垒沙袋,连续奋战12小时,汗水浸透了衣服就拧干了继续干,累了就坐在地上倚靠堤坝歇一会儿。8月2日16时,新生监区内,水位已经没过腰际,当刘娜娜发现还有人没撤出时,马上准备二次进入监区。队员一把拉住了她,告诉她现在水位太深,非常不安全,咱们用喇叭喊吧。她说:“不行,这里距离他们的位置太远了,喇叭喊根本听不见,我进去过一次,熟悉地形,你们就在这等着我,不要动,我一定会把他们带出来。”最终,刘娜娜带领监区工作人员成功撤离,她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8月4日上午9点,102省道与大锦线交叉路口,兴隆台区300名志愿者再次集结。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卫健局、财政局负责区块,鲜红的志愿服务队队旗高高飘扬,大家埋头苦干,挥汗如雨,斗志昂扬。卫健局副局长黄龙庆笑着说,早上没吃上饭,干累了怕低血糖,就想把兜里准备的两块糖拿出来吃,可是掏出来一看,糖全都化了,根本吃不了。
  在抗洪抢险的一线战场,一张张真诚的面孔、一身身拧出汗水的衣裳,每一帧、每一秒都让人印象深刻,都给人无穷力量。


谱写文明壮歌的志愿者

  如果说防汛抗洪是一次集中大考,那常态化争创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就是持续“摸底”。连续数月,兴隆台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
  振兴街道世纪社区有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身着红色马甲、头戴红色志愿帽、胳臂佩戴红色袖箍,穿梭在社区楼宇之间,定时定点进行巡逻。这支队伍自今年3月初组建以来,成员由最初的10人已陆续增至40余人。队伍里有企业在职党员,也有退休党员。世纪小区人流量大,小食品摊贩、沿街商户出摊占道,主干道两侧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走上街头,对占道经营摊主进行劝导,让摊主们明白遵守和维护城市秩序的责任。年过70的老党员杜树臣、孟忠礼、张汉东、张凤桐、郭金凤等人一干就是一上午。社区工作人员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撑不住,多次劝导他们回家休息,他们却说,“作为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我要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
  渤海街道兴隆新城社区的“邻里帮志愿队”已经成立两年了,除了辖区20余名党员参与外,还有10余户好邻里成员也加入其中。今年4月,新搬来的姜旭一家也加入了“邻里帮志愿队”,他发挥自己的美术专长,帮助设计文明楼道的图板、壁画,受到居民的喜爱。“老兵之家”的20余名老党员主动承担了维护辖区绿地、监督小菜园反弹的任务,大家还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制作了“宠物狗粪便回收箱”,倡导居民文明养犬。
  “银发文明劝导队”被渤海街道长湖社区居民称为“最美的人”,他们都是60岁以上的老党员,队伍已经成立7年多了。今年3月,他们发现小区东西两区三处铁门外总有各种烧烤、卖炸串的流动小摊贩,物品乱摆乱放。于是,他们5人一组,每天早9点至晚上7点巡逻,轮番做小商贩的劝导工作,维护了小区门前秩序。
  欢喜岭街道泰祥社区的“学雷锋志愿队”成立之初只有13人,如今已经增加到了56人。他们实施24小时热线接听服务、周一至周四延时服务,及时联系物业维修单元门和井盖,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为残疾人安装安全楼梯扶手,为独居老人送去口罩和酒精。
  “不仅要为居民服好务,而且要帮他们解难题。”居民的急难愁盼始终挂在兴隆台区干部职工的心上。
  创新街道商西社区有一处动迁未建区域,因无人看管,成了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的堆放地,一到夏天尘土飞扬、气味难闻。社区书记吴景仁找到附近的施工方,要求尽快清理这些垃圾,但施工方资金紧张,无法列支清理费用。吴景仁没有放弃,组织人员对垃圾倾倒地进行监管,并多次与施工方沟通,终于协商成功。这个大‘垃圾山’终于被搬掉了,居民们拍手称快。
  宝石花物业兴采项目部负责渤海地区5个小区的物业管理,面对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新要求,项目部在各社区常态化开展地毯式排查,根据居民反映的问题,分类登记在整改台账上。针对小区内车辆违停、乱停的现象,项目部组织职工新增规划停车位、增设电动车停放区域。此外,还对服务小区内的绿化带和枯树杂草进行修剪和清理,并增设570多个分类垃圾箱,发放市民公约、公益广告和倡议书,大力营造积极参与、人人助力的良好氛围。
  园丁社区的一条内部道路坑洼不平,每逢下雨就会积水严重,居民只能“望水兴叹”。针对这一问题,街道、社区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修缮工作,经过施工人员抢抓工期,修缮内部道路近1000平方米。与此同时,充分利用闲置空地,建设了私家小轿车车位800个、非机动车车棚3个,有效解决了小区内车辆停放问题。
  渤海街道景园社区以共同缔造的形式,携手宝石花物业、振兴物业、城建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对小区环境、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共铺设硬覆盖200平方米,修剪草坪2000余平方米,安装了新的健身器材、便民休闲椅等设施。

 
疫情防控一线的“真心英雄”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在疫情防控的日日夜夜里,无数的“大白”、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以及普通志愿者,他们用坚实的足迹书写了“真心英雄”的完美形象。
  今年初春,伴随着一场特大暴风雪,疫情防控形势陡然加剧。“90后”的付丽是鹤乡社区书记,那段时间,她两整天只睡了5个小时的觉。从3月17日半夜12点开始,付丽组织大家用一个半小时搭了两个帐篷;3月18日凌晨3点,付丽带人到街道领取防疫物资;凌晨4点,与小区物业公司对接相关事宜;凌晨5点开始,全员上阵将小区积雪清理一遍,由于风太大,帐篷被刮倒,她们又重新搭起了帐篷;早8点,组织居民开始做核酸,之后,付丽又支援兴隆街道干了5个小时。付丽说:“刚睡一会儿,就会有新的任务,虽然累点,但总觉得这是自己的分内之责,不完成不行。”
  也是在这个时段,坐落在沈阳市辽中区附近的茨采社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伴随着辽中区疫情日趋严重,保护茨采社区居民生命安全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在压力面前,茨采社区书记江李婷没有退缩,她说:“危难时刻,我要冲锋在前,直到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今年1月,江李婷刚刚做了肺部手术,正月十五才返回岗位。3月16日疫情紧张以来,江李婷不顾尚未全面恢复的身体,一头扎进社区,进入了“高密度”工作状态。那段时间,她每天最晚工作到凌晨4点,6点钟就得起来回到岗位,培训志愿者、调配生活物资、紧急转移病人,她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累了,就在值班室里“眯一会儿”。她说:“已经习惯了,现在让我停下来,真的还有点不适应 。”
  今年38岁的孙晓庆是名共产党员,工作在兴隆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期间,她一边组织安排好“入户采样”、重点人群采样、24小时转运对接以及隔离场所全方位消毒消杀工作,一边带领应急流调组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流调排查,连续加班3周,每天睡眠只有两三个小时。12岁的女儿从手机微信告诉她,已经做好了晚饭,还给她拍了照片。孙晓庆看到后,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她叮嘱女儿:“妈妈每天回来的晚,你要注意安全啊。”
  与此同时,兴隆台区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25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上门包保企业,进园区、走企业,了解企业诉求,纾解企业难题,开展“保姆式”服务。区工信局主动对接、督导各规上工业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并协调市、区防疫部门为企业顺利生产运输提供保障,及时为生产保障性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区税务局针对符合条件的退税企业,全方位开展留抵退税政策宣传推送,开展“一对一”上门辅导。区财政局制作了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汇总手册,搭建起银行和企业融资的供需桥梁。区人社局和人社服务中心干部,采用下企走播、录播及直播带岗等形式,在抖音、快手网络平台共计发布视频信息148条、直播110场次,为企业对接各类人才2000余人。区营商环境局坚持“从简从快”原则,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持续宣传一网通办,实现登记“零见面”。期间,解决企业提出的困难诉求39项。
  总有一些人让我莫名感动,总有一种精神让我刻骨铭心。在这个火热的新时代,兴隆台区的干部职工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引领着发展、牵动着文明,他们是最可亲可敬的人,是“风流人物”,是真正的英雄。愿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长久地传承下去,为兴隆台区的明天更美好积蓄力量、铺路领航!(文:田俊,摄:李江峰 区宣传事务服务中心)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蔬菜乘飞机 水果坐“专柜” 数百种农副产品齐聚“东北新发地”
下一篇: 兴隆台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兴隆台区、高新区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