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一):“最佳体重值”你达标了吗?
- 发布日期:2025-04-01
- 浏览次数:8
体重再也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儿了
“央妈”都来喊话了!
在3月9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指出,体重管理需长期推进,“体重管理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马上见到成效的,而是需要持续推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 34.3%和16.4%,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话虽如此……但是你真的需要管理体重吗?你的体重超标了吗?快来和我一起认识自己的体重,看看体重的评价指标都有哪些吧!
一体质指数
计算公式:BMI = 体重(kg)÷ 身高(m)2。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胖瘦程度的核心判定标准,中国成人正常BMI范围即为18.5~23.9,若超过或刚好达到24的话,就要管理体重了!当然,如果小于18.5也要管理,但不是因为太胖,而是因为太瘦!
当BMI ≥ 28时,将进一步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肥胖。
此刻的你需要开始健康减肥啦!
二腰围
腰围是内脏脂肪堆积的关键指标,男性腰围 ≥ 85cm,女性腰围 ≥ 80cm的时候就要注意!
三其他辅助评估指标
1. 腰臀比(WHR):反映脂肪分布
当男性 ≥ 0.9、女性 ≥ 0.85时提示中心性肥胖,但需结合BMI及腰围进一步综合判断。
2. 身体圆度指数(BRI):用于评估身体内脏脂肪含量是否超标
该指标根据身高和腰围计算得出,其数值越高,说明内脏脂肪堆积越明显,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率可能越高。
那BRI与BMI有什么区别呢?
主要区别在于,BRI不考虑体重,而是直接测量腰围,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内脏脂肪的堆积情况,是一项评估体脂分布和代谢健康的新型人体测量指标。
3. 肥胖类型与身形特征
苹果型(中心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于腹部、胸部和内脏周围,腰围显著增大,呈现“肚大四肢细”的体型,多见于男性。
梨型(下半身肥胖):脂肪集中于臀部、大腿及下半身,腰臀比相对较低,多见于女性,与雌激素水平相关。
均匀型肥胖:脂肪均匀分布于全身,BMI和体脂率均超标,无明显局部脂肪堆积。
以上就是我国最常见的体重评价指标!
快来看看自己到底需不需要管理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