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卫生健康宣传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 发布日期:2025-04-10
- 浏览次数:0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
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
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癌症风险因素;
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
促进早诊早治;
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
并定期复查。
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我国每天超过一万人罹患癌症,每8秒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中国人一生患癌的风险高达25%。很多恶性肿瘤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发展到正常组织受压迫、身体功能出现问题才会表现出症状,这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按时体检、早期干预,可以预防45%的癌症,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防治肿瘤,守护健康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倡导发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为健康助力!
关键数字先知道:约有40%的癌症可预防;1/3早发现可治愈;90%的癌症早期不疼不痒!
病因与现状目前认为癌症发生是由多种外源性致癌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癌前疾病史)和内源性促癌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心理与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82.47万,肺癌、肝癌、胃癌发病率居前三(详见图1),男性世标发病率高于女性(209.61/10万vs197.03/10万,详见图2)图1: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万人)
图2: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顺位
这些信号要留意:
▪持续2周的咳嗽/声音嘶哑
▪️消化不良,长期乏力
▪️体重莫名下降达10%
▪️伤口、溃疡长期不愈合
▪️无痛肿块/淋巴结肿大
▪️大便突然变细、带血
5个防癌小锦囊:人类征服癌症最好的途径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应了解其危险因素、早期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遇癌不恐慌、科学防癌、远离癌症!